万泰娱乐

万泰娱乐

关于万泰娱乐 你的位置:万泰娱乐 > 关于万泰娱乐 > 时报访谈丨蓝庆新:增强高质量引资“强磁力”

时报访谈丨蓝庆新:增强高质量引资“强磁力”

发布日期:2024-08-22 06:04    点击次数:184

——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教授蓝庆新

■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张娜

近期,一批外资项目接连落地,外资企业投资中国步伐加快,用实际行动表达着对中国市场的认可。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8月16日在《学习时报》撰文指出,保障外资企业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国民待遇,支持参与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协作。

就此话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教授蓝庆新。

他表示,今年以来,我国持续推出了一系列稳经济、促开放、引外资的政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利用外资作出重要部署。商务部最新发声,持续释放稳外资稳预期的积极信号,也更加坚定了外资企业来华投资的信心。未来,要顺应产业结构升级趋势,坚持高质量“引进来”,引导外资向高技术、高标准、绿色低碳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投入。持续放宽市场准入,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不断增强高质量引资“强磁力”。

01 外资企业来华投资热度不减,量增质优

中国经济时报:今年1至7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1654家,同比增长11.4%。您如何看待当前引资态势?外企投资中国的信心源是什么?

蓝庆新:看我国引资情况,既要看数量,也要看质量,还要看外资企业的经营发展。今年以来,外商来华设立企业热度不减。从引资规模来看,1至7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超过5000亿元,仍处于近十年来的高位。从引资结构来看,1至7月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较2023年同期分别提升了2.9和2.6个百分点,体现了引资结构持续优化的特征。

今年以来,我国持续推出了一系列稳经济、促开放、引外资的政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利用外资作出重要部署。所释放出的一系列积极信号,也更加坚定了外资企业投资中国的信心。

随着我国要素成本的上升,吸引外资的驱动因素逐渐转变,由“成本驱动”逐渐向“市场驱动”和“制度驱动”转变。我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人口数量,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积累了人口众多的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2020年实现了全面脱贫,进入共同富裕新征程,橄榄型社会结构正在形成,消费持续升级趋势明显,带来了庞大且潜力无限的国内消费市场,给外资企业带来无限商机,奠定了我国外资量增质优的基础。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技术积累创新发展势头强劲,基础设施完备且支撑力强,拥有雄厚产业基础,产业配套齐全,技术开发成本较低,这是其他国家难以取代的优势。外资在中国能够形成长远稳定的发展环境,并能在高科技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中获得更多机会,且可更好获得所需的各种产业配套支持,形成了我国外资量增质优的持续动力。

党中央一贯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工作,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实施制度创新,通过实施外商投资法、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颁布中央和地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缩短外商准入负面清单等系列开放措施,构建全方位的引资制度政策体系。同时,深化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国内不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积极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国际区域经济合作规则,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充分释放吸引外资制度红利,形成我国外资量增质优的制度保障。

02 持续放宽外资市场准入

为外企打开广阔发展空间

中国经济时报:在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的背景下,您对今年以来我国在吸引外资方面的表现怎样评价?

蓝庆新:今年1至7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394.7亿元,同比下降29.6%。在全球经济复苏不稳定,投资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下,在高基数基础上总额下降不可避免,但总体仍处于历史高位。同时,高技术制造业吸引外资保持上升,说明外资结构优化升级趋势持续,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全国新设立外资企业数量增加,达到2.7万家,同比增长14.2%,中国吸引外资企业的魅力仍在。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吸引外资前景如何,还有哪些引资举措有望出台或建议出台?

蓝庆新:未来前景向好,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我国制度型开放不断推进,吸引外资的有效政策不断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不断完善,我国将释放出大量的制度红利和市场红利,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外资营商环境改善,更多高技术应用场景涌现,引资结构将不断上升,推动中国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外资也将有更多赚钱机会。富士康近来回归河南,在河南大规模布局即是明证。同时,要保障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

03 引导外资向高技术、高标准、

绿色低碳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投入

中国经济时报:保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您对持续稳外资,特别是高质量“引进来”有哪些建议?

蓝庆新:应内外兼修,顺应产业结构升级趋势,在不断扩大增量的基础上,坚持高质量“引进来”,引导外资向高技术、高标准、绿色低碳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投入,持续优化投资结构,夯实引导外资的优势基础。

一方面,要强化引导外资量增质优的国内基础。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梳理中央和地方的各项制度措施,对不适合外资准入条件的规章进行废止和改革,创新实施一系列有效利用外资的政策法规,落实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化、政府采购公平化、外商诉求处理及时化、服务保障精准化。建设公平有序、竞争规范、高效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通市场关键堵点,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资源畅通流动,在持续扩大居民收入的基础上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发挥市场赚钱效应,增强外商投资信心。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保障国家安全前提下,对外资进入数字经济、低碳环保、高端制造、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实施优惠政策,鼓励外资成立在华研发中心和区域总部,引导外资实现产业升级。

另一方面,要夯实引导外资量增质优的国际基础。大力推动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深化与RCEP各成员国合作,积极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区域经贸合作协定,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倡导亚太自贸区建设,将中国产业链紧密融入、牢牢嵌入全球和区域生产网络,形成产业链和供应链优势,增强利用外资的持久韧性。积极倡导全球化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将经贸投资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灵活对待中国与发达国家分歧,利用发达国家中央地方、政府企业利益诉求不同,大力开展与头部跨国公司和发达国家地方政府合作,拓展外资合作国际空间。积极开展对外招商,创新招商模式,协同数字场景、智慧平台、展会洽谈、委托代理等引资方式,推动政府部门、投资促进中介、外商服务公司联合“走出去”,在国际上宣介中国投资优势,讲好中国发展故事,展现中国市场魅力。

总 监 制丨王 辉 车海刚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邹 朵



Powered by 万泰娱乐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