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泰娱乐

万泰娱乐

最新动态 你的位置:万泰娱乐 > 最新动态 > 自动人偶与人工智能前史

自动人偶与人工智能前史

发布日期:2024-06-15 16:11    点击次数:188

利维坦按:

英文automaton意为自动机,自动人偶,该词源于古希腊语αὐτόματον(autómaton),意为 “以自我意志动作”。但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android对于本文中出现的自动机械更贴合。automaton的应用中,有很多类似音乐盒的装置,这和本文探讨的机械还是有不小的差别,虽然究其本质都是对于人类/人形机制的复现/再现,但android的复杂程度却远远高于音乐盒。

在网易云音乐搜索【利维坦歌单】,跟上不迷路

我们有一个新号【利维坦行星】,可以关注

“android”这个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像人一样”,由法国医生和图书馆员加布里埃尔·诺迪(Gabriel Naudé)创造。他是路易十三的私人医生,后来还成为了儒勒·马萨林(Jules Mazarin)主教拥有四万册藏书图书馆的设计师。诺迪是一位理性主义者,反对迷信。1625年,他发表了一篇为经院哲学家辩护的文章。文中提到了13世纪神学家和哲学家艾尔伯图斯·麦格努斯(Albertus Magnus,大阿尔伯特),据传,他用青铜制成了一个机器人。

这个故事似乎诞生自大阿尔伯特去世很久之后,由15世纪多产的评论家阿方索·德·马德里加尔【Alfonso de Madrigal,也被称为埃尔·托斯塔多(El Tostado)】创作。他改编并润色了中世纪传说中会动的雕像以及能说话的青铜头的故事。

埃尔·托斯塔多说,大阿尔伯特花了30年时间用金属打造了一个完整的人。这个自动装置为大阿尔伯特提供了所有最棘手问题的答案,甚至在某些版本的故事中,它还欣然口述了大阿尔伯特的大量著作。

据埃尔·托斯塔多说,这个机器的命运最后终结在了大阿尔伯特的学生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的手中。阿奎那因受不了“它的喋喋不休”,将其砸成了碎片。

诺迪并不相信大阿尔伯特所谓会说话的机器人。

他将其与其他自话人头的故事一并斥为“虚假、荒谬和错误的”。诺迪指出,这些装置完全不具备“肌肉、肺、会厌,以及完美发声所需的一切必要器官”。诺迪总结道,根据所有的报告,大阿尔伯特大概确实打造了一个机器人,但却从未能够给他的问题提供明确且清晰的回答。

阿尔伯特的机器可能更类似于埃及的门农(Memnon)巨像,古代作家们广泛讨论过这种雕像:当阳光照射到它时,它会发出愉悦的低语声,这是由于热量使雕像内的空气“稀薄”,通过小管道排出,从而发出类似低语的声音。

1800年埃及记述中有关门农巨像的插图。© wikipedia

尽管不相信大阿尔伯特的会说话的头像,诺迪还是给它起了一个强有力的新名字:“android”。通过这种方式,他巧妙地将一个新术语引入了语言中,因为根据1695年法国哲学家和作家皮埃尔·贝勒(Pierre Bayle)的词典,“android”是“一个完全未知的词,纯粹是诺迪的发明,他大胆地使用它,仿佛其已经被确立”。那是一个新生词汇的有利时机:诺迪的术语迅速渗透到了新词典和百科全书中。贝勒在其词典中的“大阿尔伯特”条目中重复了这一术语。

于是,“android”在英国百科全书编纂者埃莱姆·钱伯斯(Ephraim Chambers)的《百科全书》补编第一卷中,作为一个词条得以永存——在否定了大阿尔伯特“android”存在的同时,诺迪却赋予了“android”作为一种机器类别的新生命。

“阿尔伯特·马格努斯会说话的人头”,来自约翰·亨利·佩珀尔(J. H. Pepper)的《百科全书科学简化版》(1885年)。© archive.org

历史记录中,包含丰富信息的新实验哲学的第一个实际机器人——诺迪词源意义上的“android”,由“必要部件”组成的工作人形——于1738年2月3日在巴黎左岸一年一度的圣日耳曼博览会展出。

这个android与早期的音乐自动机、液压风琴和音乐钟上的人物不同,因为它确实执行了它看起来要执行的复杂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它演奏长笛就不仅仅是做出一些暗示性动作那么简单了。

安托万·柯塞沃克的《吹笛牧羊人》。© wikipedia

这个装置是一种新奇事物,但它对许多集市观众来说一定很熟悉,因为它模仿了著名雕像的样子,该雕像位于杜乐丽花园(Tuileries Gardens)的入口,现在在卢浮宫博物馆:安托万·柯塞沃克(Antoine Coysevox)的《吹笛的牧羊人》(Shepherd Playing the Flute)。

像该雕像一样,android也呈现为一个半人半羊的牧神——手持长笛的机械牧神。机械牧神突然变得栩栩如生,开始吹奏它的乐器,连续演奏了12首曲子。起初,观众怀疑这一定是个音乐盒,内部有一个自动机制产生声音,而外部人物只是假装在演奏。

雅克·沃康松的自动机:长笛演奏者,自动排便鸭和铃鼓演奏者。© Wikimedia Commons

但事实并非如此,android确实在演奏一支真正意义上的长笛,从它的“肺”(三组风箱)中吹出空气,并能灵活运用嘴唇、柔软的舌头和覆盖皮革的手指。甚至有报道称,观众带上自己的长笛,机器也可以演奏。

这个吹笛android是年轻工程师雅克·沃康松(Jacques Vaucanson)的作品。他是格勒诺布尔一个手套制造商十个孩子中的老小,出生在1709年寒冷的冬天,那时路易十四的长期统治日渐衰落,正值可怕的饥荒和法国战败的最血腥的一年。沃康松在这一黑暗时刻中崭露头角,他的一生与启蒙运动同步,其作品也将成为文学的灵感来源。

孩提时代,他就喜欢制作钟表和修理手表。上学期间,他开始设计自动机。在里昂短暂的修道生活期间,一位教会要员下令摧毁了沃康松的工作坊,19岁时,他来到巴黎寻求机遇。起初,他想成为一名医生,参加了一些解剖学和医学课程,但很快就决定将这些研究应用于一个新领域:在机器中重现生命过程。

吹笛演奏者是沃康松5年努力的成果。当它完成后,沃康松向巴黎科学院提交了一份解释其原理的备忘录。这份备忘录包含了已知的第一个关于长笛声学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沃康松”,图自《伟大的古代和现代发明家》(

在圣日耳曼博览会进行了为期8天的首次展出后,沃康松将他的机器人搬到了市中心一座16世纪建造的豪华大宅——朗格维尔酒店(Hôtel de Longueville)。在金碧辉煌的大厅里,每天约有75人参观,每人支付昂贵的入场费3里弗尔(大致相当于巴黎工人一周的平均工资)。巴黎科学院的成员也集体前往朗格维尔酒店观看这位吹笛子的android机器人。沃康松每次接待10到15人,向公众解释了吹笛机器人的原理,然后让它开始演奏音乐。

评论界好评如潮。一位评论家写道:“全巴黎都来欣赏……也许是有史以来最奇特和最令人愉快的机械现象”,并强调该android机器人“确实在吹奏长笛”。另一位评论家也同意这一说法,称其是“有史以来最神奇的机械作品”。记者兼流行作家皮埃尔·德方丹(Pierre Desfontaine



Powered by 万泰娱乐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